今天是: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要闻

梁言顺: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来源: 《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第09期 上传人员: 海永强 日期: 2023-05-05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

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梁言顺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十分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并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号召举全党全国之力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科学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任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为牵引,统筹抓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宁夏“三农”工作新局面。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言顺(左一)来到西吉县将台堡镇牟荣村,

调研水发浩海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

必须牢记领袖嘱托、扛起政治责任

 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引领我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一以贯之重农强农的鲜明态度和政治担当,体现了对“三农”战线的格外关爱和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站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既有战略部署又有战术安排,既有实践创新又有理论创新,为我们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深刻阐明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意义。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只有让农村家园越来越好、农民生活越来越富,才能释放巨大的动能和消费潜能,才能在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中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立足国情农情,创造性阐述了现代化农业强国“五个强”的共同特征和“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集中展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自信自强,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农”工作规律性认识和农业现代化阶段性特征的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必将引领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只要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考量领会透、把握准、落到位,在全国乡村振兴大局中找准定位,立足“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资源禀赋,赓续“塞北江南旧有名”的农耕文明,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彰显自身优势、体现时代要求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宁夏都对乡村振兴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指路子、定方向、教方法。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掌舵领航下,宁夏农业农村现代化10年间实现了长足发展、发生了翻天巨变,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彻底摘下了贫穷的帽子,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六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占全国35%左右,奶牛存栏增速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一批“原字号”“老字号”“宁字号”产品走向全国,2022年农业增速全国第一,农民收入10年增长了2.26倍,走上了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这是宁夏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生活最好的10年,全区广大农民发自内心感恩、信赖习近平总书记。

 宁夏是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基础弱、底子薄、历史欠账比较多,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坚决做到“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坚持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聚焦乡村全面振兴这个当前重点任务,持之以恒强弱项、补短板,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宁夏描绘的美好愿景变为生动实景。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党。”要坚持五级书记齐抓振兴,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组织体系、制度要求、考核办法,引导推动五级书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调查研究、群众工作作为基本功,多到农民群众家中听实话、察实情,多关注他们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喜怒哀乐,切实把“自家人”的“自家事”办到农民心坎上。要坚持不懈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选优配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和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村级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各类社会组织等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培育更多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引领广大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自觉投身乡村振兴,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

必须防返贫促增收、守住底线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1年以来,宁夏坚守“决不能出现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大动态监测和帮扶力度,着力在增加收入上下功夫,去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6.3%,在22个中西部省份中排名第一位。要持之以恒把防返贫、促增收作为主攻方向,统筹做好强政策、建机制、守底线的工作,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加快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防变量、巩固脱贫成果。底子薄、基础弱是脱贫地区的共性问题和最大难题。要高度关注边缘易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农村低保人口、农村特困人员,紧盯致贫返贫因素这个最大“变量”,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继续加大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有效衔接帮扶政策、落实帮扶措施,积极探索实行发展类补贴、实施建设类项目,完善移民搬迁扶持政策,解决好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事”,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挖增量、拓宽致富渠道。现在农民致富的短板和差距,就是未来的潜力和空间。要全面挖掘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增收潜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推动农民从“苦力型”挣钱向“技能型”赚钱转变、挑上“金扁担”,特别是要激发脱贫群众勤劳致富的志气心气底气,紧贴群众就业需求意愿,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有序组织剩余劳动力就业,让外出务工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家”。

 扩总量、提高整体收入。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腰杆子才能挺起来,广大农村的动力才能全面激发起来。要从政策、规划、机制、市场等方面入手,采取务实管用举措,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高于城镇居民、脱贫群众收入增长高于农村居民,全区农民收入五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

必须保障粮食安全、抓好头等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粮食安全这类党中央交办的大事要事办好办妥。宁夏粮食产销基本维持紧平衡状态,总体保持在370万吨以上,这是全区粮食安全的一条红线,也是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一条底线。要胸怀“国之大者”,放眼全球粮食供需大势应变局、站位全国粮食供给大局作贡献,强化粮藏于地、粮藏于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坚持产量和产能一起抓。宁夏粮食总产量处在连年增长的高平台,越往前走提升难度越大。要把提升粮食产能作为首要任务,抢抓中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和种业振兴“两个行动”机遇,突出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良田粮用大原则,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严守1748万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巩固提升稳产增产能力。

 坚持增产和增收相统一。种粮能挣钱,农民才有劲头,粮食安全才有保障。要健全落实种粮农民收益保障、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政策体系,引导农民面向市场优化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推动农业从“高投入低产出”向“低投入高产出”转变,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坚持增产和减损同发力。粮食产量是有限的,损失浪费是无底洞。要牢固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推动食物采收、储运、加工、销售、消费全链条节约减损,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制止“舌尖上的浪费”,竭尽全力把“跑冒滴漏”降下来,让节约变增产、增产更稳定。


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

必须把握重中之重、大力发展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把“土特产”三篇文章做深做足,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挖掘“土”的价值。“土”有“土”的风味,乡土文化、村庄特色、田园风光都是宝。要分析新的市场环境、对接新的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打造集农耕文明、休闲观光、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乡土特色农业,让土地长出“金元宝”、生态变成“摇钱树”、农村成为“聚宝盆”,实现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向“一方水土带富一方人”转变。

 走好“特”的路子。宁夏农业条件得天独厚,一些农产品历史悠久、享誉盛名。要倍加珍惜、发挥优势,全面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计划,大力发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特”产业,打好品牌组合拳,以品牌闯市场、增效益,让好品牌卖出好价格,让更多“原字号”“老字号”“宁字号”农产品享誉全国。

 发挥“产”的效应。产业成集群,才有竞争力。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支撑,以特色发展为目标,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打通研发、种植、加工、冷链、销售的全产业链,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

必须抓科技促改革、实现双轮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宁夏农业农村发展动力不足、活力不强,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打破惯性思维和条条框框,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才能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科技就是动力、创新才有活力。要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全区科技创新的重要位置,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借助“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力量,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科技推广“三个体系”,实施智慧农业推广应用工程和农机装备补短行动,打造一批农业科研基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好技术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把新技术播到农田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加大农业农村改革力度。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改革赋能。要牢牢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扎实做好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工作,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改革,让农民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


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

必须注重形神兼备、建设和美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紧紧围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要求,积极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期盼愿景,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乡村建设各美其美“有面子”。乡村是广大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故土。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持续加大“硬件”投入力度,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污水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工作,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让村庄留住乡风乡韵,让农民记住乡愁乡情。

 公共服务提高水平“重里子”。公共服务水平上不去,乡村就留不住人,农村就强不起来。要积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和社会形态变化,集中精力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加快补齐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短板,推动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分级解决问题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度,让广大农民群众舒心生活、安心生产。

 乡村治理夯基固本“厚底子”。乡村治理事关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和农村社会稳定安宁。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创新治理抓手载体,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