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巧媳妇们”的双十一
11月10日,闽宁镇原隆村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包装黄花菜。
“不好意思有点乱,打包车间放不下,摆大厅了。”走进闽宁镇原隆村禾美电商扶贫车间,用于打包的纸箱码了一排排,工作人员忙碌而有序地分拣黄花菜、玉米珍等本地农副产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负责人,徐美佳笑意盈盈。
“自9月底农民丰收节后就进入了网络销售的旺季,咱们宁夏的滩羊啊、枸杞啊、奶制品等‘六特’产品滋补效果好,备受华东、华南地区人们青睐,那是咱们线上主要的客源地。加之秋冬季节电商大节也多,比如双十一、双十二、年货节等,一直持续到来年3月份。
据徐美佳介绍,为了“备战”销售季,每年 8月底就会开始选品、囤货,开展原产地和直接团队对接等工作,以保证大促期间24小时内发出优质货品。
据了解,禾美电商扶贫车间自本月6日开启“双十一”销售季,线上销售枸杞、黄花菜、奶制品等30余种闽宁两地农副产品,截至发稿时(10日下午)营业额达80万元。
11月10日,闽宁镇原隆村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包装黄花菜。
下午2时,比起打包车间的忙碌,隔壁的直播间已经熄灯。“不是旺季吗?怎么不播呢?”记者好奇。
“咱们扶贫车间的员工都是原隆村的‘娘子军’,要兼顾上班和家庭,为了保证傍晚6点前下班,特意将节奏调整为早晨直播,下午发货。”
“原来如此。咱们有自己的主播吗,可以演示一下吗?”
“没问题。”徐美佳立马招呼员工马燕前来演示。
“我手上的八宝荼,是一种以茶叶为底,掺有枸杞、红枣、桂圆等的混合茶饮,我们宁夏人从小喝到大,是我家招待客人的必备……”马燕张口就来。
马燕是禾美电商扶贫车间的“元老”,是四年前车间成立最早一批员工,在这里,她拥有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褪去自卑,主妇变主播。
同马燕一样,“娘子军”中多数人都是来扶贫车间后,才办理了人生中第一张银行卡,领了第一份工资,甚至第一次被人正式称呼其姓名,在此之前都被称为某某丫头、媳妇、妈妈。
目前,闽宁禾美拥有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车间和电商扶贫车间,包括马燕在内的原隆村46名妇女在扶贫车间实现家门口就业,并以自身为例,讲述移民搬迁、东西部对口协作扶贫的生动故事。
闽宁镇原隆村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包装黑枸杞。
11月10日,闽宁镇原隆村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包装玉米珍、黑豆等。
富有宁夏特色的农副产品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