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 > 典型推荐

河南淅川: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 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

来源: 国家乡村振兴局 上传人员: 海永强 日期: 2022-05-13

河南淅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新华社记者 才 扬 摄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淅川考察时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淅川县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实施“双九战略”为统领,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务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高效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上台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突出规划先行,梯次推进乡村建设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点、线、片、面”融合发展目标定位,持续完善乡村发展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一是示范带动树标杆。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做法,按照“自然禀赋优势突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村庄布局合理、建筑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乡风淳朴、村庄整洁、村班子战斗力强”的标准,在全县精心选育38个类型多样、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优先规划布局,在资金、项目和人才等方面重点扶持,呈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发展特色。二是组团发展添动能。按照“库区、城区、山区”3种类型,在全县划定3块“试验田”,探索“1+3”联动发展模式,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带动3个周边村一体规划、一体布局、一体发展,达到“串珠成线、组团发展”引领效果。以地处库区的九重镇邹庄村为轴心,辐射周边孔北村、下孔村、水寨村3个行政村,探索打造以红色研学游引领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以地处城区的上集镇关帝村为轴心,辐射周边草庙沟村、老坟沟村、槐树洼村3个行政村,探索打造以城郊乡村游引领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以地处山区的盛湾镇泰山庙村为轴心,辐射周边陈家沟村、剑沟村、分水村3个行政村,探索打造以“空心村”有效治理引领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三是梯次推进接续战。坚持“立足现有基础、保留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的思路,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保留改善”5种类型,对全县469个行政村分类完成乡村振兴规划设计,重点扶持乡村振兴示范村,优先发展集聚提升村、城郊融合村,逐步提升特色保护村,有序改造搬迁撤并村、保留改善村,分步骤、分年度梯次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河南淅川县易地搬迁小区。

二、擎举产业龙头,大力发展乡村产业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短中长”三线结合的产业发展思路,以产业振兴支撑乡村振兴。一是做强短线产业。聚焦以香菇和茶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以金银花和连翘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草莓、蔬菜为主的特色种植产业、以大闸蟹、乌骨鸡和鹊山鸡为主的特色养殖产业,大力发展“有基础、有销路、见效快”的“短平快”产业集群,做实村级合作社,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创新“大合作+小合作”的发展模式,以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等方式,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以产业奖补激发动力和活力,带动农户参与发展、广泛受益。2021年以来,落实产业奖补7000余万元,全县食用菌面积稳定在4000万袋以上,中药材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大闸蟹面积稳定在5000亩左右,乌骨鸡和鹊山鸡发展规模10万余只,发展草莓大棚和蔬菜大棚6000余亩,带动3万余户农户年均收益3000元左右。二是做优中线产业。综合考虑水质保护、适地适生、群众认可等因素,聚焦以软籽石榴、杏李、大樱桃、黄金梨、柑橘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以林果提质增效项目为支撑,推动林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2021年以来,全县生态林果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林下套种面积超过60%,落实林果精细化管理补助2000余万元,改造提升林果基地8万余亩,林果总产量和采购价格均增长20%以上,带动1万余户果农年均增收7000元以上。三是做大长线产业。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乡村旅游为重点,推进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和田园综合体,建设一批地域文化鲜明的乡村特色民宿、星级农家乐和土特产精品店,放大南水北调、渠首、移民等品牌效应,把农民嵌入旅游产业链精准受益。全县建成旅游重点乡镇10个、旅游重点村36个、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园40余个,带动2万余户农户年均收益3000元以上。

三、强化党建引领,全面实施乡村治理

一是大力推进“十优集镇”创建活动。有效激发集镇在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围绕集镇规划、拆违、绿化、道路、亮化、治污、配套、市容、市政、卫生“十优创建”,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示范集镇,打造乡村振兴“桥头堡”。二是大力推进“三面红旗”创建活动。明确3名县委常委牵头,以县委组织部、政法委、宣传部3个部门为主体,以全县469个行政村3年内创成产业发展、文明宜居、社会治理“三面红旗”为目标,出台争创方案、评分细则、奖惩意见和结对帮扶等系列文件,着力打造“三优村”(产业结构优、产业质量优、产业效益优)、“三美村”(人美、户美、村美)、“五零村”(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零舆情、零疫情),实现基层党建、经济发展、乡风文明、治理水平“四个同步提高”。每成功争创一面红旗,奖励村集体发展经费100万元、工作经费10万元;所在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每月奖励300元、其他“两委”干部每月奖励100元。三是大力推进“最美人物”创建活动。经常性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人好事”等评选活动,潜移默化地让人民群众积极向上、孝老敬亲、文明有礼。组建村党员、乡贤、最美人物等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持续不断开展政策宣讲、值班巡逻、民事调解、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文明实践活动,建立积分奖励制度,物质和精神激励同步,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一批典型,形成示范效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